6月18日,川投能源攀水电公司再次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——银江水电站鱼道正式投运,为金沙江鱼类的洄游繁衍打通了一条“生命通道”,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意义重大。
银江水电站坐落于攀枝花市主城区,是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最后一个梯级电站,也是全国唯一在城市中心区在建的大型水电站。电站建成后,每年可为国家电网输送近16亿千瓦时的电力,还能提升城区防洪能力、改善城市水域景观和取水条件。
随着银江水电站的建设,金沙江的天然河道被大坝拦截,而许多金沙江鱼类有着洄游产卵的习性,这就导致它们的洄游通道受阻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银江水电站专门修建了鱼道,这条鱼道全长约1003米,设有3个进口和1个出口,进口与出口之间最大落差为18米。鱼道通过独特的隔板、侧室板等结构,减缓水流速度,形成一个个“缓流区”,如同为鱼儿们设置的“休息驿站”,让它们在漫长的洄游旅途中得以积蓄力量。
早在银江水电站研究论证阶段,鱼道就已被纳入规划。工作人员花费十余年时间,在银江水电站所处江段进行采集观察,深入了解该区域生活的鱼类及其生活习性,最终确定主要过鱼对象为细鳞裂腹鱼、长薄鳅、圆口铜鱼、长鳍吻鮈、鲈鲤和岩原鲤等22种鱼类,为了吸引更多鱼类进入鱼道洄游,工作人员在3个进口处设置了补水系统,调整水流速度,诱导鱼类上溯洄游。此外,鱼道还配备了高科技监测设备,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鱼儿的动向,及时调整鱼道运行参数,确保鱼儿顺利通过。除了建设鱼道,公司还连续多年在金沙江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,截至目前,已累计实现增殖放流鱼苗总数46.8万尾,进一步为金沙江的生态注入活力。
川投能源副总经理、攀水电公司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徐孝刚表示,银江水电站鱼道的正式投运,是水电站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,彰显了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,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。他强调,鱼道的投运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要当好鱼道的“贴心管家”。建立全方位、智能化的监测方案,就像给鱼道装上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实时关注鱼儿们的“喜怒哀乐”,根据它们的习性和需求,不断优化鱼道运行条件,让这条生命通道始终畅通无阻。要做好生态保护的“先锋战士”。鱼道只是我们生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,未来,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创新的思维,开展鱼类增殖放流、生态修复等工作,让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。要成为生态理念的“传播使者”。通过科普宣传、开放参观等形式,向公众讲述鱼道背后的故事,传递生态保护的重要性,让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绿水青山的队伍中来,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贡献力量!